來源:中德金屬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中德金屬集團有限公司 日期:2016-11-23
央視記者走進園區 解密“零排放”表處園治污之道
華南首個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
近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組專程來揭,走進中德金屬生態城這個具有德國DNA、全產業鏈、產城融合的產業新城進行為期9天的深度采訪,把園區探索作為全國“三去一降一補”五個典范中的“補短板”范例,拍攝了專題報道《供給側改革進行時:電鍍之殤如何破?》,解密“零排放”表面處理中心項目建設,為培育發展綠色電鍍產業做引領示范,同時或將為深圳等地的電鍍行業謀求出路,形成新的聚集效應,推動電鍍企業轉型升級。
中德金屬生態城“零排放”表面處理中心
作為中國重要的金屬產業生產制造和進出口基地,揭陽的金屬加工工業史超1000年,聚集7600多家金屬企業,電鍍廢水處理壓力巨大。此外,由于技術、人才等因素的制約,這些企業大都集中在中低端領域,且因為對當地環境造成污染,不少企業處于“地下”狀態。城市環境承載能力有限和發展定位的變化,也使得電鍍產業發展空間受到限制。最終,揭陽選擇了“技術拉動”這個策略,創新性地引導建設中德金屬生態城電鍍園區。
2015年底國內首個實現電鍍廢水“零排放”的電鍍園區在中德金屬生態城投入運行。該工程引進德國先進的技術、設施和管理方法,采用廢水分流、分類處理、廢水回用、資源回收的技術路線,不僅使廢水回用率提高到99.64%,而且還將處理后的金屬固廢再次回用,徹底實現了廢水的“零排放”,有效破解了“電鍍魔咒”。
目前,項目一期營運順暢,二期正在啟動建設,解決了揭陽電鍍污染問題,實現了電鍍產業“鳳凰涅槃”,還有望促進電鍍產業、電鍍科技、電鍍上下游產業綠色聚集。
央視《經濟半小時》記者深入表面處理中心化驗室及入園電鍍企業車間,
探究“零排放”項目建設情況及對德合作的創新之道
廣東省環保廳長魯修祿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中表示,中德金屬生態城應該是綠色發展的一個探索,也是廣東在振興整個粵東西北方面,在產業擴容提質方面,一個有效的探索。在產業發展過程之中的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護,生態城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示范。
談及為何建設“零排放”電鍍園區,中德金屬集團董事長吳克東在采訪中說,電鍍成本高了之后,我們可以把價格、質量提高。在揭陽市領導的帶領下,我們找到了德國,向它學習。為什么我們要買德國的水龍頭,德國多我們十倍的價錢,我們還要買它,就是因為它用一百年都不會壞,這就是電鍍,這就是技術。我們現在已經慢走了幾十年,不再往前趕得話,將永遠都落后,這就是我們要做“零排放”的一個理由。
中德金屬集團董事長吳克東接受央視記者采訪
下面,讓我們跟隨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的視角,近距離了解中德金屬生態城“零排放”表面處理中心的電鍍治污創新之道。
公司地址:廣東省揭陽市宏和大廈20-22樓 郵政編碼:522031 聯系電話:+86-663-8766216 商務傳真:4008875666-159888
- Copyright © 2025, 中德金屬集團有限公司. 粵ICP備13042188號
- 友情鏈接:揭陽市金屬企業聯合會 | 中德金屬微博 | 中德金屬生態城微博 | 廣東宏和集團 | 中德中小企業交流網 | 德森科技環保科技 | 廣東超距未來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