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鄧圣耀 日期:2014-01-22
去年年底,中德政企各界人士來到中德金屬生態城工地考察。
2013年6月的一個晚上,50多歲的林眾偉拿出了一疊他在德國寫下的日記。1個月前在德國考察的10多天里,日記寫了滿滿26頁。日記里,他記下了馬路邊的不銹鋼垃圾桶、酒店房間的房門合頁、衛生間的玻璃夾……在黑森州工會的一次走訪,他甚至在日記本里手繪了那個別致會議桌的構造圖和拼裝圖。
作為“先富起來”的廣東揭陽老板,林眾偉上一次去德國是帶著全家旅游和購物。但這一次,他的身份不同了,作為揭陽市金屬企業聯合會執行會長,他想把德國先進的金屬制造技術帶回去。在那里,他的伙伴們正為一個叫做“中德金屬生態城”的項目奔忙。
這是當下中國南方一隅正在發生的一幕,一群揭陽金屬企業的老板,組建起一個高級別的行業聯合協會,飛越亞歐大陸尋找德國老師—不同于以往全靠政府,他們試圖組織自己的力量構建行業發展的全新格局,成為區域經濟發展新的撬動者。
11月,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做出了“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全新界定。揭陽市金屬企業聯合會的先行先試,成為廣東引領中國經濟社會改革的最生動注腳。
建最高級別的協會
從明朝就開始從事金屬生產的粵東小城揭陽,到今天,金屬行業已是其著名的支柱產業之一。
2012年全市2000多家金屬生產企業創造了580多億元的產值。龐大的金屬行業使得揭陽成為全國重要的金屬產業生產基地。
但硬幣的另一面卻并不光鮮。
金融危機后,金屬行業國內國外市場環境不佳,需求不足、競爭激烈,市場面臨過渡競爭風險。低附加值問題突出的揭陽市金屬行業總體抗風險能力弱,行業遭到巨大打擊。同時,作為典型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行業,環境污染成為突出問題。
金屬行業陷入尷尬境地,要“放”?經濟支柱怎么能隨便放棄。要“留”?行業持續發展難以為繼,環境問題更帶來巨大的負面效應這個問題讓企業家糾結,讓政府也糾結。但難覓方法求解。
“成立金屬企業聯合會的啟發最早源自于揭陽的市領導。在一次調研中,他聽取我們介紹揭陽市金屬行業發展的困境后說,"既然你們嫌單個力量不夠,為什么不考慮成立聯盟抱團取暖?"聯合會會長吳克東回憶起當時聯合會成立的情形,至今仍覺得心頭激動。
事后,很多金屬企業的老板們都覺得話有道理。在這之前,揭陽市已經有4個金屬行業相關協會。但各個協會力量分散,各自代表了金屬生產中的某個領域。成立產業聯盟,能形成上下游全產業鏈覆蓋,統一行業力量擦亮揭陽金屬品牌。更重要的是,在揭陽金屬行業“只見星星不見月亮”的產業格局中,聯盟形式無疑使行業更具有聚合力和影響力,從企業的角度來講,也便于爭取政府支持。
“好,就這么干!”在金屬企業的一次內部會議上,經過反復商議,60多個老板一致同意成立金屬企業聯合會,會場上,大家熱熱烈烈,一副眾人劃槳開大船的勁頭。“習慣了各自為陣的揭陽老板從來都沒有這么齊心過。”吳克東說。
于是,廣東首個產業聯盟形式的組織誕生了,這是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區域才會出現的高級別商業組織形式。而后,這個產業聯盟一發不可收拾,從成員松散合作到金融風險共擔,籌資10億元產業基金,成立全資公司運作項目……件件事在全國幾乎難覓先例。
現在,揭陽的金屬老板們一提到聯合會,每一個人都能用“我們是產業人干產業事”來說上半天。“微笑曲線”“人口紅利”這些詞已經頻頻吐自這些曾經的“土豪”之口。
但聯合會要下決心解決的是揭陽金屬產業根子上的問題。
找最好的世界級老師
孫耿豪的卷尺公司行內知名,生產的“榕申牌卷尺”是廣東省著名商標,然而比起德國、美國的著名品牌,榕申牌卷尺的價格只是它們的十分之一。
“你別看一個小小的卷尺,到現在我們中國的材料、技術和設計都趕不上國外。就是一個簡單的技術,或材料配比的方法,就能讓一個卷尺身價漲至10倍,但成本最多是1倍。”孫耿豪不是沒有想過讓自己的卷尺身價翻番,但一直以來,他都苦于找不到技術、人才。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向德國學習的原因。同樣是金屬行業,德國就能做成高附加值的產業,但在我們這卻成了落后產業的象征。”吳克東說。
企業家們最初的打算是規劃建設一個金
屬生態園區,集中生產、集中治污、集約耗能。解決揭陽金屬產業的污染問題。但隨著與德國接洽日漸成功,“我們要引進德國力量,建設一個金屬生態城”,包括金融平臺、人力資源平臺、交易平臺等六大平臺的金屬城,全方位升級揭陽的技術產業。
于此,經過對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既保住了傳統的產業支撐和經濟支柱,又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創造了新的區域經濟增長點。
揭陽的企業家說干就干,為此拿出了令人詫異的熱情和決心。他們先是敢想、繼而勤奮。
負責金屬聯合會與德溝通的沈捷常常感嘆不已,“雖然揭陽是個不那么發達的地方,但的確是個非常勤奮的學生”。他對揭陽走出去的想法、態度,以及為中德的積極程度感到非常驚訝。“在我過往的經歷中,沒有見過哪個地方政府、企業家能夠有這樣積極的態度。”
這種態度很快換來了成果,揭陽迅速與德國多方建立了聯系—德國前國防部長魯道夫·沙爾平、德國執政黨基民盟主席團成員菲利普·米斯菲爾德、德國聯邦經濟和技術部東亞經貿處處長何玲等相繼來到揭陽,在各個層次推動揭陽的對德合作。“揭陽”、“金屬企業聯合會”、“金屬生態城”,這幾個詞開始頻繁出現在德國聯邦政府負責中國事務的官員眼中。
如今,中德金屬生態城的一期工程已經開始建設,已簽約的德國企業12家,有意向合作企業50家,其中3家已經開工建設。一年時間,中德金屬生態城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速度如箭。
但揭陽的金屬老板們從不四處訴說這背后的努力。魯道夫·沙爾平先生到訪揭陽幾日,吳克東時時相陪,“他中午在酒店睡覺,我們就坐在樓下大廳里等他!”
這種熱情和憨實讓魯道夫·沙爾平著實感動。
相信市場的力量
記者手記
產業轉型是一個龐雜系統工程,它需要資金、土地等硬件的支持,更需要勞動力素質、教育水平甚至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方方面面軟件的配合。調動這么多要素。
揭陽金屬產業以前是小而散,這幾年市場倒逼機制下,由于轉型升級的自身訴求讓大家聚到一塊,一塊去面對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以組織的形式“抱”到了一起。這是市場的力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正是當前中國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至關重要的一環。從整體上來看,揭陽金屬生態城從理念、設計、國際合作等方面的創新全都基于市場要素,對于整個廣東甚至中國的產業轉型升級都有很好的啟發意義。
在當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亦是重要使命。金屬生態城顧名思義,是行業鐵了心要摘掉金屬產業污染嚴重的舊帽子。政府正看到了行業的需求,主動出面在中外行業協會和相關組織間穿針引線,幫助企業找到治污的思路、路徑。
有人說,揭陽金屬產業轉型升級是個模式,電鍍行業都可以變成“香餑餑”,還有哪個行業“轉”不過來。也有人說,揭陽模式不可復制,園區集中治污的前提是必須具有相當規模的產業集群。
不管怎么說,揭陽的嘗試為廣東無數個尋找轉型出路的產業集群走出了一條新路。
公司地址:廣東省揭陽市宏和大廈20-22樓 郵政編碼:522031 聯系電話:+86-663-8766216 商務傳真:4008875666-159888
- Copyright © 2025, 中德金屬集團有限公司. 粵ICP備13042188號
- 友情鏈接:揭陽市金屬企業聯合會 | 中德金屬微博 | 中德金屬生態城微博 | 廣東宏和集團 | 中德中小企業交流網 | 德森科技環保科技 | 廣東超距未來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