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達海軍 日期:2015-10-14
截至9月底,作為中德金屬生態城重要組成部分的表面處理中心土建及設備安裝已完成,廢水收集管網已能滿足接駁調試進水需求。首批入園的34家電鍍企業,7家開始24小時生產,1家已在調試設備,20家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其他企業正在抓緊完善施工,近期將投入生產運營。
回望揭陽金屬產業,在創造大量財富的同時,也曾因為污染嚴重和技術低下,產生了污染之痛。不過令人欣喜的是,經過近3年的努力建設,中德金屬生態城“零排放”表面處理中心、四大中心、中德合作創新基地、中德萬畝森林公園等首期核心項目的開發建設已初具規模。
轉型本身也是內需,也能創造內需,解決結構性過剩問題,揭陽的金屬產業正在走出一片新天地。尤為可貴的是,中德金屬生態城在歐洲的招商,已經由原來主動找德企變成了德企主動找上門。
雙人招商模式打消投資商顧慮
穿上印有“中德金屬生態城”字樣的短袖衫,亞歷山大•保利一家三代感到興奮不已。10月10日,亞歷山大•保利攜兒子和1歲的孫子來到揭陽,經過僅3天的考察之后,亞歷山大•保利就作出了決定:在揭陽投資,設立企業。
亞歷山大•保利是德國家族企業保利凈水公司的技術擁有者和最好的工程師之一。保利凈水公司成立于1990年,其擁有的技術將顛覆傳統凈水概念,不同傳統拆卸清潔管道的辦法,保利凈水的技術可預防管道內細菌滋生,自動定期除垢除銹。通過該公司開發的APP,甚至可以實現在德國操控安裝在中國的凈水儀器。
不過,不管是旅游還是投資,亞歷山大•保利一家在此之前還從未走出過歐洲。10月13日,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亞歷山大•保利坦承,中德金屬集團有限公司并非唯一或者最早與保利凈水公司接觸的企業,但首次走出歐洲就決定在中德金屬生態城投資,“是這里給了我足夠的安全感”。
亞歷山大•保利告訴記者,大概從四五年前開始,他的公司就在全中國范圍內尋找材料供應商,經過幾輪篩選,廣東成為保利凈水公司最大的原料采購地。但對于到中國投資,亞歷山大•保利仍然覺得“距離德國還是過于遙遠”。不過,從今年3月開始,中德金屬生態城創造性的“雙人招商模式”打消了亞歷山大•保利的這種想法。所謂“雙人招商模式”,是指由一名中方人員和一名德方人員組成的招商小組。雙人招商既懂中國國情,也熟知德國的“游戲規則”。
“更為主要的是,"雙人招商"小組會站在第三方的立場上,給投資方公正、客觀的建議。到中德金屬生態城參觀后,我對這里的整體設計、功能布局、發展理念等,都非常認同。”因此,盡管是首次來到揭陽,亞歷山大•保利還是爽快地作出了在這里投資的決定。
記者了解到,中德金屬生態城除了將引進保利凈水公司的現有技術和設備,在未來3到6個月內,還將得到保利凈水公司專門針對揭陽電鍍行業的特點開發出的新技術。
民心工程助企業踏踏實實賺錢
說起中德金屬生態城的表面處理中心,揭陽市金屬企業聯合會會長陳經業用“這是一項民心工程和一項良心工程”來形容,“以前做電鍍的簡直就是"過街老鼠",表面處理中心建成后,大家終于可以心安理得、踏踏實實地賺錢”。
揭陽作為聞名的金屬基地,聚集了多達7608家金屬企業,從業人員近40萬人,是中國舉足輕重的金屬產業生產、進出口、材料集散和加工研發基地。經過30多年的發展,揭陽的金屬產業雖然規模大,但卻面臨污染嚴重、技術含量低、企業規模小、競爭力差等諸多困難。
而現在,揭陽的電鍍現狀將得到徹底改變。作為中德金屬生態城的首期工程,表面處理中心園區規劃面積約800畝,根據“高起點規劃、可持續發展”的建設理念以及國家生態工業園示范區的標準,分電鍍生產、技術支援與服務、廢水處理、化學品倉儲及辦公生活服務配套5大功能區,可容納40多家電鍍企業或84條電鍍生產線。
表面處理中心污水處理廠使用進口的德國處理設備,依照“分流—分類—回收—回用”的污水處理思路,采用“機械負壓蒸發”技術、美國陶氏組合膜濃縮技術、國內領先的預警與自動化控制系統等,廢水處理達標后的回用率高達99.64%,對各種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實行分類收集和處理。同時,對車間排出的氣體進行過濾和收集,保證園區空氣質量,實現高效生產,高度環保。表面處理生態工業園建成投產后,將集聚電鍍、酸洗產業,實現集中生產、集中排污、集中管理,便于環保部門監管,解決揭陽市電鍍產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將對揭陽市乃至廣東省重污染工業治理起到積極示范作用。
值得期待的是,建成后的表面處理中心將實現5個“全國第一”——全國首家采用電鍍廢水“零排放”技術建設的電鍍園區,全國首家所有入園企業均采用全自動化生產線的電鍍園區,全國首家所有入園企業均實現清潔生產的電鍍園區,全國首家所有電鍍廢氣收集率達到90%以上的電鍍園區,全國首家采用預警系統、在線監控、自動化控制為一體的數字化管理園區。
對于有些人認為“入園后會增加金屬加工企業負擔”的疑問,陳經業給出另外一種解釋:“表面上看,采用全自動生產線,會提高產品的電鍍收費標準,但事實上,因為采用全自動生產線,以前需要200個工人的工作量,現在僅需20個工人,效率提高了10倍,產品的質量更好也更加穩定,產品合格率甚至可達到100%,相比以前因為殘次品多經常遭遇索賠,現在產品競爭力提升之后,我們將每噸的價格提高200元到300元,大家也都樂意接受。”
陳經業的直觀感受其實正是市場優勝劣汰機制的真實寫照。
轉型升級占據“微笑曲線”兩端
金屬制品產量過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與此同時,擁有高精尖技術特點的產品卻是供不應求的。如今,揭陽的金屬產業,正在邁上“微笑曲線”的兩端。
“嘀嘀嘀……”電腦檢測報警,這意味著有醫療器械在使用中出現了違規狀態。通過植入醫療器械中的芯片,德國艾薩醫療在醫療專業領域中建立起的智能物聯管理系統,將實現對醫療機構手術器械實時、透明的物流管理和消毒監控,醫療機構的業務流程將更加順暢,今年6月5日,在揭陽開幕的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會上展出了上述先進設備。
之所以能實現對手術器械的監控,是因為植入了一種名叫RFID的芯片。而很快,這款先進的手術器械將變成“揭陽制造”。
位于中德金屬生態城的艾薩醫療器械技術信息生產基地由廣東艾薩醫療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和德國艾薩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建設,成立揭陽市艾薩醫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目前正與采購商洽談設備,準備簽署國產設備合同,進口設備等提供報價,預計年底第一批產品下線。
揭陽市艾薩醫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謝世政告訴記者,投產后的艾薩醫療器械技術信息生產基地將可生產18000種手術器械,而ASANUS BarCon 軟件系統也將首次在中國運用。
謝世政透露,艾薩醫療器械堪比轎車中的賓利,屆時艾薩醫療器械的價格將比國產手術器械貴兩到三倍,一個內腔手術器械,就可以賣到幾萬元至十幾萬元不等。“目前在國內手術器械市場上,70%—80%由國產品牌占領,但主要是二甲一甲醫院,我們將主攻國內的三甲醫院及部分二甲醫院,占據高端市場。年底投產之后,初步預計明年實現1億到2億元的銷售額,2到3年可以做到5億元。”
記者了解到,像艾薩醫療器械這一類新技術產品項目正在源源不斷進入中德金屬生態城,作為生態城建設的一項重要項目,中德技術合作平臺和孵化器正在逐步搭建起來,這些新技術產品訂單充足,在產能過剩的當下可謂完全不愁市場。
揭陽市艾薩醫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廣東(揭陽)智能制造(工業4.0)試點企業之一,謝世政體會到:“轉型不只是件花錢的事,更是市場和效益所在。隨著人工成本的不斷增加,環保紅線高壓,以及工藝和產能要求的提升,企業必須要加快轉型升級,走智能化發展道路。”
公司地址:廣東省揭陽市宏和大廈20-22樓 郵政編碼:522031 聯系電話:+86-663-8766216 商務傳真:4008875666-159888
- Copyright © 2025, 中德金屬集團有限公司. 粵ICP備13042188號
- 友情鏈接:揭陽市金屬企業聯合會 | 中德金屬微博 | 中德金屬生態城微博 | 廣東宏和集團 | 中德中小企業交流網 | 德森科技環保科技 | 廣東超距未來科技有限公司